咨询

​个人所得税是怎样计算的

2023-11-12 12:38 来源:注会学院 203

导读:在现代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工资水平越来越高,有很多人的工资其实是超过了个人所得税纳税底线的,超过了个人所得税纳税底线的个人是需要及时的交哪个人所得税的,缴纳个人所得税就需要及时的计算个人所得税,那么个人所得税是怎样计算的呢?

个人所得税是怎样计算的

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 -"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是指国家为了完善税收体制,更好的进行税制改革,而制定的税收制度.

个人所得税的缴税占比通常是看个人收入的差异种类,即必须分成薪资、薪酬个人所得,而且个人所得税的缴纳必须适用于7级超量超额累进税率,按月应缴税所得额测算征税,该税点按个人月薪、薪金应税所得额区分级距,最大一级为45%,最少一级为3%,共7级.因而在职员工在进行个人所得税缴纳的情况下,必须按照自身个人收入的差异状况,来缴纳相对应的税目.

1、工资范围在1-5000元之间的,包括5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0%.

2、工资范围在5000-8000元之间的,包括8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

3、工资范围在8000-17000元之间的,包括17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10%.

4、工资范围在17000-30000元之间的,包括3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

5、工资范围在30000-40000元之间的,包括4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5%.

6、工资范围在40000-60000元之间的,包括6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0%.

7、工资范围在60000-85000元之间的,包括85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5%.

8、工资范围在85000元以上的,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45%.

个人所得税是怎样计算的

个人所得税征收范围是怎样的?

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其他所得.

法定对象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是在中国境内居住有所得的人,以及不在中国境内居住而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包括中国国内公民,在华取得所得的外籍人员和港、澳、台同胞.居民纳税义务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1年的个人,是居民纳税义务人,应当承担无限纳税义务,即就其在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是非居民纳税义务人,承担有限纳税义务,仅就其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以上详细介绍了个人所得税是怎样计算的,也介绍了个人所得税征收范围是怎样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应该是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 -"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个人所得税征收范围包括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等等.

二维码
资料 财务人员法律风险防范

10课时68253

资料 一般纳税人账税处理汇编(商业企业)

1 6课时43021

资料 2020年 初级必备考点分享

20课时87675

在线提问累计解决68456个问题

齐红 | 金牌答疑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中级会计师

亲爱的学员你好,我是来自Excel学堂的齐红老师很高兴为你服务,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吗?
二维码
微信扫码
加老师在线提问解答

提交成功

快账推出导师计划,现为您分配专属辅导老师,我将全程辅导您的学习,并可领取资料包,一对一跟进学习

扫码加我微信

微信号:15580860597

扫码或加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