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商誉为什么计入盈余公积
负商誉是现行会计体系无法计量的隐形负债,或不可辨认资产公允价值减值部分,或未来所有者权益减少的集合体.即所有的负商誉均可理解为相应的负债增加或所有者权益减少.如应付退休职工养老金、待付下岗职工就业安置费、资本公积减值等,所以可以位于盈余公积列.
目前世界上对购买负商誉有三种处理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先将净资产的公平价高于购价的部分先等比例冲销目标企业的各项非货币性资产,余额则列为递延收益,并在规定的有效期内系统摊销.第二种方法是将全部差价列为递延收益,也在规定的期限内系统摊销.第三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采用第二种方法.
负商誉与商誉相对,是指购买企业投资成本低于被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形成负商誉的原因与形成商誉的原因正好相反:在实务中,负商誉的出现往往是因为被并企业存在一些账面上未能表态的不利因素,如企业已出现经营不善的端倪,已存在许多不良的社会影响或经营活动,导致以后各项利润下降,现金流入减少,从而使合并双方的成交价格低于被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
负商誉是什么意思?
负商誉与商誉相对立,是购买企业投资成本低于被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
导致负商誉出现的原因:
1、企业的许多资产实际上不可能分开出售,或分开出售会导致价值大大降低.
2、在单项出售的交易费用大于整体出售净资产的交易费用的前提下,企业选择承担单项出售的价格损失.
3、被并购企业存在部分未能入账的不利因素.
4、被并购企业的所有者由于资金紧张或面临破产清算的情况,通过打折等方式完成资产的销售.
5、并购企业对被并购企业施压,以低价格的形式收购其资产.
以上详细介绍了负商誉为什么计入盈余公积,也介绍了负商誉是什么意思.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负商誉计入盈余公积的原因应如本文所讲,负商誉的意思与商誉相对立,是购买企业投资成本低于被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